葉黃素功效與副作用,什麼時候吃最好?推薦每天攝取量為何?

現代人可謂機不離身,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統計顯示,台灣人每日3C用眼總平均實數高達10小時,真的是相當驚人的數據!

大多數的人一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便是滑手機,看看有沒有新的訊息或是新聞,直到睡前的最後一件事仍然是看手機!長期使用3C產品會導致眼睛氧化壓力提升,且3C產品散發的藍光更會造成許多眼疾的產生,建議大家盡量減少使用3C的時間,另外長時間盯著螢幕或書本看也容易造成晶力衰退和不適感大增,最簡單的眼睛保養方法就是,每用眼30分鐘,休息10分鐘,看看遠方,這樣就可以短暫舒緩眼睛的疲勞感。


相信大家都知道,想要晶光閃閃可以多補充「葉黃素」,但是葉黃素到底要怎麼吃?什麼時候吃效果最好?每日攝取多少量才夠?長期吃有副作用嗎?這邊幫大家統整了常見的7大問題和注意事項,快來一起了解葉黃素吧!

1.葉黃素是什麼?為什麼該補充葉黃素?

葉黃素(Lutein)屬於類胡蘿蔔素的一種,是靈魂之窗重要的營養素之一,研究證實其可以被用來減少太陽紫外線及藍光帶給我們的傷害。

2.日常飲食中要如何補充葉黃素? 

人體無法製造和合成葉黃素,因此想要補充葉黃素必須透過日常飲食,那要怎麼挑選呢?因為葉黃素會讓植物呈現鮮豔色彩,所以大家可以盡量挑選紅色、橙色、黃色或深綠色的蔬果,例如,甘藍菜、菠菜、綠花菜、地瓜葉、胡蘿蔔、南瓜、蛋黃等食物,都富含豐富的葉黃素,且烹飪時應以蒸煮為主、盡量減少高溫煎炸,才能保留蔬果中的葉黃素及營養。若是經常外食的人,建議可以透過葉黃素保健品直接做更有效率的補充,大多數葉黃素保健食品中所含的葉黃素來源皆來自於金盞花,因為金盞花是目前被發現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含量豐富的植物之一。

3.葉黃素每日攝取量、要吃多久才有效果?

俗話說「羅馬不是一天所造成的」,補充葉黃素是需要時間和耐心的,根據研究顯示,每天補充6~12mg葉黃素已足夠。你可能會發現,國外許多護眼產品葉黃素含量都超過30mg,但台灣衛福部規定每日葉黃素的攝取量不得超過30mg,因此在台灣幾乎找不到每粒含量超過30mg的葉黃素產品。因此,以一般保養來說,比起盲目的追求高劑量的產品,還不如「長期且固定補充」!許多研究證實,每天固定補充6~12mg的葉黃素,並至少維持3個月以上,即可大幅提高血中葉黃素的含量,達到保護的功效。

4.葉黃素什麼時候吃效果最好?

葉黃素為脂溶性維生素,通常建議在飯後食用效果較佳,因為食物中的油脂會增加葉黃素的吸收效率。

藥師小訣竅: 建議在挑選葉黃素保健品時,可以挑選有添加魚油或是印加果油的複方產品,因為這類油脂不僅能幫助調整體質外,還可以幫助脂溶性的葉黃素吸收,補充葉黃素時,就不用老是在想底要飯後或是飯前吃了,不僅能增加攢品效果,又能省下食用時的煩惱。

5.游離型葉黃素效果比脂化型葉黃素好?

市售保健品常見的葉黃素型態分成2種,有游離型葉黃素和酯化型葉黃素,因為游離型葉黃素的結構與分子量都比脂化型的小,因此其人體吸收率也更佳,對於急需補充葉黃素或是胃腸吸收消化不好的族群來說,選擇游離型葉黃素絕對是較佳的選擇,吸收率較佳的游離型葉黃素能夠幫體內快速補充營養。

6.葉黃素可以跟β-胡蘿蔔素一起吃嗎?

葉黃素和β-胡蘿蔔素同屬類胡蘿蔔素家族,因為在腸胃道的吸收路徑是相似的,所以有可能產生相互競爭的情況。但是適度地攝取β-胡蘿蔔素,對於葉黃素的吸收率影響並不大,只有當同時食用大量β-胡蘿蔔素,才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。一般來說,保健食品和天然蔬果中所含有的β-胡蘿蔔素及葉黃素的含量,尚不足以造成兩者競爭吸收的疑慮,因此不需過度擔憂。

7.長期吃葉黃素會有副作用嗎?

葉黃素的攝取並非越高越好,因為葉黃素為脂溶性,攝取過多可能會造成肝臟負擔,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公布每日補充葉黃素不應超過30mg。長時間攝取高劑量的葉黃素,也有可能造成皮膚泛黃,因此不需盲目追求高劑量,每天穩定地補充6~12mg葉黃素更重要,若真的有泛黃情況,只要減少攝取量,皮膚泛黃的現象就會逐漸消退。


<延伸閱讀>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