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早晨喝咖啡後會想上廁所?
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為什麼我們每天早上都會有想要排便的感覺,對我們健康有什麼影響,以及怎麼樣建立每天健康的排便的好習慣?
我們的消化系統在睡覺時是怎麼運作的?
研究指出,睡眠品質直接影響著消化系統的運作。生理時鐘調控了身體的24小時週期,包括消化功能的調整。在睡覺時,人體會自動降低某些消化功能的運作,如唾液分泌和吞嚥,胃排空速度也會相對減緩,這些調整是為了減輕睡眠時對消化系統的負擔,但腸道仍繼續進行基本的運作。
熟睡時胃排空的速度會減緩,這也代表進食後,食物會在胃中停留較長的時間,而不會進入小腸,所以如果你有睡前吃消夜的習慣,可能會導致夜間胃食道逆流或是胃灼熱的的比率較高。
智能的人體系統,會在我們睡覺時減緩胃腸運動,避免我們半夜還得起床跑廁所!
早上起床為什麼會想排便?
早上起床後想排便的原因主要與以下2點身體的生理機制和生物鐘有關:
-
腸胃反射:
在睡覺期間,身體會減緩腸道運動,當醒來時,腸胃反射變得活躍,特別是在進食或喝水後,這種反射會刺激腸道蠕動,促使便便向直腸移動,引起排便的感覺。
-
生物鐘調控:
人體擁有內部的生物鐘,這是一個調節身體各種生理活動的系統。在早晨,生物鐘會向身體發出信號,促使一系列生理反應,包括腸胃活動的增加,生物鐘的作用可能是為了協助身體迎接新的一天。
總結來說,早上想排便可能是複合的生理反應,包括腸胃反射、飲食刺激和生物鐘的調控的原因引起的。
為什麼早晨喝咖啡會刺激排便?
早上飲用咖啡通常對某些人產生排便刺激效果,主因是咖啡中的咖啡因,它是天然刺激劑,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並促進腸道蠕動,導致我們有想大便的感覺。然而,每個人對咖啡的反應皆不同,並非所有人都會感受相同效應。
要保持規律,就要養成健康習慣,例如飲食和運動都要注意。
維持消化健康的3個好習慣
-
水果和蔬菜,有助排便順暢
確保飲食中有足夠的水果和蔬菜,它們是最佳的纖維來源。除此之外,還可以攝取豆類、堅果、種子和全穀物等富含纖維的食物。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,每人每天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為25-35公克。
-
充足水分,確保柔軟大便
保持充足的水分對於維持大便的柔軟度至關重要。
-
運動有助於排便規律
多項研究指出,運動對於改善便秘症狀具有益處。雖然仍需進一步研究,但已顯示運動能夠增強結腸運動,同時縮短食物通過消化系統的時間,促進正常排便。
-
益生菌補充,支持消化健康
益生菌已被證實對維持消化道健康有幫助,日常飲食中的益生菌來源包括優格、酸奶、泡菜等發酵食物。此外,益生菌補充劑,如Okayer的酵呵呵益生菌,也是維持健康消化的良好選擇。
多久排便一次才算正常?
便便的頻率因個體差異及生活習慣影響,每天至少一次是一般正常的範圍,但2~3天一次也可能是正常的,所以如果沒有每天排便的話,請不要太緊張,日常生活飲食、水分攝取、運動等生活習慣都會影響排便頻率。若排便頻率突然改變或伴隨其他不舒服症狀,應立即諮詢醫藥專業人士。
本文參考資料 REFERENCE
-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
- Circadian rhythms: a regulator of gastrointestinal health and dysfunction
- Aspects of sleep effects on the digestive tract
- Association between dinner-to-bed time and gastro-esophageal reflux diseas
- Water, Hydration and Health
- Exercis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
- Effects of a propos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 control to manage constipation in middle-aged obese women
- Physiology, Gastrocolic Reflex